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原因是什么

2025.11.03 18:34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原因包括产伤或分娩时头部受挤压、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头部轻微外伤后迟发性出血、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凝血异常、颅内感染或炎症引发血管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产伤或分娩时头部受挤压:分娩过程中胎头受压或使用产钳等器械可能导致硬脑膜血管撕裂,血液缓慢积聚形成慢性血肿,需密切观察并补充营养促进吸收,必要时手术引流。

2.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维生素K不足易引发凝血异常,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硬膜下渗血,需及时补充维生素K并监测凝血功能,严重时需干预止血。

3.头部轻微外伤后迟发性出血:婴幼儿头部受碰撞后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小血管破裂可能逐渐形成血肿,需避免剧烈活动并定期影像学复查,血肿增大需手术清除。

4.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凝血异常:血管结构异常或遗传性凝血疾病会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需通过影像学明确病变并针对性治疗,如纠正凝血因子或手术修复。

5.颅内感染或炎症引发血管损伤:脑膜炎等感染可损伤血管壁导致渗血,需控制感染并降低颅内压,血肿压迫神经时需引流缓解症状。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常与生长发育特点相关,婴幼儿颅脑结构未完全成熟,血管脆性高且代偿能力弱,轻微诱因即可引发隐匿性出血。早期识别病因并干预是关键,同时需关注喂养护理与外伤防护,减少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