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什么是肺心病

2024.11.12 10:44

肺心病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肺心病的发病往往有一定的基础病因。在支气管、肺疾病方面,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也可能发展为肺心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严重的胸廓畸形、脊柱弯曲等,会影响胸廓的正常运动,进而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肺部血管压力改变,促使肺心病的发生。肺血管疾病相对少见,但像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可直接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引发右心室的病变。

从病理生理过程来看,上述病因首先引起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会引起肺血管收缩,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但长期的肺血管收缩会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高压会加重右心室的后负荷,使右心室为了将血液泵入肺动脉而不断做功,逐渐出现心肌肥厚等结构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右心室的功能会逐渐受损,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如体循环淤血,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等症状。同时,肺心病患者由于肺部的原发疾病,还会有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