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儿巨结肠怎么办

2025.01.18 15:25

小儿巨结肠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整、日常护理、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或者不适合立即手术的患儿。例如可以采用灌肠的方式,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清洁灌肠,帮助排出肠道内的积便,减轻腹胀等症状。同时,也可使用开塞露等刺激肛门排便。还可以配合扩肛,使用特制的扩肛器定期扩肛,以改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促进肠道蠕动。

2.手术治疗:手术是小儿巨结肠较为根本的治疗方法。对于确诊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如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这种手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肠段,重建肠道的正常功能。手术时机的选择很关键,一般在患儿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肠梗阻的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吻合口瘘等。

3.饮食调整:饮食调整对小儿巨结肠患儿也很重要。对于较小的患儿,母乳喂养是较好的选择,母乳易于消化吸收。如果是较大的患儿,饮食应富含膳食纤维,像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于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大便的湿润,有助于排便。

4.日常护理:日常护理方面,要注意患儿的腹部保暖。寒冷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肠道痉挛,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要保持患儿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因为巨结肠患儿可能会有大便失禁或者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若肛周皮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尿布疹等皮肤问题。另外,要注意观察患儿的排便情况,包括排便的频率、大便的性状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是确保患儿治疗效果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复查腹部X线、B超等检查,可以了解肠道的恢复情况,是否存在肠道扩张等问题。医生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康复训练等。复查的时间间隔一般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术后初期可能复查较为频繁,随着患儿恢复情况良好,复查间隔可适当延长。

小儿巨结肠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发热、腹胀加剧、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或者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