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痹证会引起水肿吗

2024.07.16 12:07

痹证可能会引起水肿。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当痹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和输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从而出现水肿的现象。

在痹证中,风寒湿痹较为常见。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后,可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如果湿邪偏重,或痹证日久不愈,湿聚成痰,痰阻脉络,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可导致水液停聚于肌肤、关节等部位,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水肿。此外,热痹也可能引起水肿。热邪炽盛,可煎灼津液,使血液浓稠黏滞,运行不畅,同时热邪也可损伤脉络,导致血溢脉外,形成瘀血。瘀血阻滞又可加重水液代谢障碍,引起水肿。

痹证患者出现水肿时,除了针对水肿进行治疗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治疗痹证本身。治疗痹证应根据其病因、病性、病位等进行辨证论治,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等方法。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如果水肿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痹证与水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临床治疗中应综合考虑,全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