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阻塞会导致尿失禁吗

2024.07.18 15:38

尿道阻塞可能会导致尿失禁。

正常情况下,尿道起着控制尿液排出的关键作用。当尿道阻塞时,尿液的正常排出途径受阻。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从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一方面,尿道阻塞后,尿液潴留于膀胱内,使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溢出,导致充盈性尿失禁。这种尿失禁并非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而是因为膀胱内压力过高超过了尿道的阻力。

另一方面,长期的尿道阻塞还可能导致膀胱功能的改变。膀胱肌肉可能会出现肥厚、纤维化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后,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尿液的储存和排放,也容易引起尿失禁。

此外,尿道阻塞的原因也可能与尿失禁相关。例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同时引起尿道阻塞和尿失禁。而且,在治疗尿道阻塞的过程中,如手术操作等,也可能对尿道括约肌等结构造成影响,增加尿失禁发生的风险。

尿道阻塞与尿失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情况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阻塞的程度、时间、病因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准确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