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断裂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脊髓断裂是指脊髓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离断,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丧失的严重病理状态。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脊髓承担着大脑与躯体间信号传导的关键作用,一旦发生结构性断裂,将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断裂多由高能量创伤导致,如车祸、高处坠落或重物砸伤等暴力作用使脊柱骨折脱位,骨碎片直接切割或压迫脊髓。肿瘤侵蚀、严重椎间盘突出或血管病变也可能造成脊髓组织连续性中断。断裂后神经轴突断裂、髓鞘崩解,神经递质释放引发继发性损伤,局部形成胶质瘢痕阻碍再生。临床表现为损伤节段以下瘫痪、感觉消失及大小便失禁,完全性断裂者功能恢复可能性极低。现代医学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损伤范围,急诊手术减压固定可防止二次损伤,但断裂神经元的修复仍是世界性难题,干细胞移植等前沿技术尚处实验阶段。

预防脊髓断裂需注重交通安全和劳动保护,避免高风险运动。伤后搬运须保持脊柱轴线稳定,使用硬质担架防止移位加重损伤。康复期需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通过电刺激和康复训练促进代偿功能建立。患者及家属需做好长期护理准备,心理支持与生理治疗同等重要。目前研究聚焦于神经再生微环境调控,未来或为功能重建带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