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食滞胃脘主证是什么意思

2024.08.11 14:55

食滞胃脘主证指的是以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酸腐食物、舌苔厚腻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当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虚而饮食不慎等,导致食物停滞于胃脘,不能正常腐熟和运化,就会形成食滞胃脘证。胃脘胀满疼痛是由于食积停滞,阻塞气机所致,这种疼痛多为胀痛,且常伴有嗳腐吞酸的表现,即打嗝有酸腐气味,这是食物积滞发酵产生的气味上逆。呕吐酸腐食物也是常见症状,这是胃失和降,迫使胃中未消化的食物上逆而出。舌苔厚腻则反映了食积内停的情况。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大便不爽或泄泻等表现,这是因为食滞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食滞胃脘还可导致腑气不通,出现矢气臭秽等症状。该证候在小儿中较为常见,常因喂养不当引起。在诊断时,需结合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治疗上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选用保和丸等方剂,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和清淡。若食滞日久化热,可出现口渴、口臭、便秘等热象,治疗时则需兼顾清热。食滞胃脘主证反映了脾胃消化功能失常的状态,及时正确的调理和治疗对于恢复脾胃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