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检查出脑梗塞应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检查出脑梗塞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遵医嘱进行药物控制、配合康复训练改善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风险因素、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黄金救治时间通常为4.5小时内。及时就医可通过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加重。医疗机构会根据病情选择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等方案,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2.遵医嘱进行药物控制:脑梗塞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压血糖。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避免自行调整剂量。部分患者需联合降脂药物稳定斑块,降低复发风险。

3.配合康复训练改善功能:急性期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肢体功能障碍者需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练习及步态矫正;语言障碍者需接受发音与理解训练。康复计划需由专业治疗师制定,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家庭辅助训练对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至关重要。

4.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风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补充膳食纤维,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限制精制糖类摄入,保持血糖稳定。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院后需每3-6个月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评估梗塞灶变化及新发病灶。血液指标如血脂、凝血功能需定期检测。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立即就诊。长期随访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预防二次卒中。

脑梗塞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寒冷季节注意保暖以防血管痉挛。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突发症状时及时送医。日常监测血压血糖并记录数据,复诊时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