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肾炎为什么尿浑浊

2025.11.03 22:12

肾炎患者尿液浑浊可能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红细胞或白细胞混入、尿盐结晶析出、尿路感染引发脓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导致代谢废物滞留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原本无法通过的大分子蛋白质漏入尿液,形成蛋白尿。蛋白质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静置后可能出现泡沫或浑浊沉淀。

2.红细胞或白细胞混入:肾小球或肾小管炎症可造成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红细胞渗出形成血尿;若合并感染,白细胞浸润会导致脓尿。两者均使尿液呈现浑浊或血色。

3.尿盐结晶析出:肾功能下降时,尿液浓缩能力减弱,磷酸盐、尿酸盐等物质易析出结晶,尤其在饮水不足时,尿液放置后可见絮状沉淀。

4.尿路感染引发脓尿:肾炎可能继发尿路感染,细菌繁殖刺激白细胞聚集,死亡的白细胞与细菌残骸形成脓液,导致尿液浑浊并伴有异味。

5.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导致代谢废物滞留:肾脏无法有效清除尿素、肌酐等废物,尿液成分改变,杂质增多,外观变得混浊且颜色加深。

出现尿液浑浊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日常注意观察尿液变化,保持适量饮水,减少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