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是否会导致骨质疏松

2024.09.10 18:14

高血压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

高血压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病变。而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其发生主要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如绝经后雌激素缺乏、营养缺乏如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以及某些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和药物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虽然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不同,但二者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不良生活方式等。一些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影响钙的代谢,但这种影响通常较小,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骨质疏松。

在实际情况中,高血压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存在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骨密度的变化,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则需要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包括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降低骨折的风险。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