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胃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025.08.29 16:42

胃热是中医术语,指胃部功能失调导致的热象,常表现为口干、口臭、牙龈肿痛或胃脘灼热感。这种症状多因饮食不节、情绪压力或外感热邪引起,导致胃阴不足或胃火亢盛,影响消化功能。

胃热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嗜食辛辣、油腻或过烫食物易刺激胃黏膜,滋生内热。情绪波动如焦虑、愤怒也可能引发肝火犯胃,加重胃火。熬夜或外感暑热邪气会耗伤津液,使胃失濡养,虚热内生。典型症状包括反酸、嗳气、便秘,舌苔黄厚,严重时可能引发口腔溃疡或胃炎。中医调理以清热和胃为主,常用黄连、黄芩等药材,配合饮食清淡、规律作息。

日常需避免过度摄入烧烤、酒精等助热食物,多饮水或适量食用梨、莲藕等滋阴食材。情绪管理同样关键,适当运动或冥想有助于疏解郁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呕血、消瘦等,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胃热调理需因人而异,不可盲目服用寒凉药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