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溶血性黄疸可以自愈吗

2024.12.02 14:19

溶血性黄疸能否自愈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部分溶血性黄疸有自愈的可能。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如果是轻度的、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当感染被控制后,溶血情况可能会逐渐改善,黄疸也可能随之自愈。例如,新生儿因轻度的ABO溶血,自身的代偿机制可能会使溶血慢慢停止,黄疸自行消退。如果是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引起的溶血性黄疸,通常难以自愈,而且可能会反复发作,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对于溶血性黄疸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机体的耗氧量。同时,要密切观察黄疸的变化情况,包括皮肤和巩膜黄染的程度、尿液颜色等。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或者伴有发热、腹痛、乏力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如果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带孩子复查胆红素水平等相关指标,确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