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煎中药用时捣碎是什么意思

2025.07.10 14:56

煎中药时捣碎是指将中药材通过物理方式打碎或碾碎,以增加药材的表面积,促进有效成分的析出。这一步骤通常在煎煮前完成,目的是让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更充分地释放药效成分,从而提高汤剂的疗效。捣碎的程度需根据药材特性调整,有些需粗碎,有些则需细粉状。

中药材的质地和形态多样,有些根茎类或果实类药材较为坚硬,整块煎煮时内部有效成分难以析出。捣碎后,药材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煎煮时热量和水分更容易渗透,缩短煎煮时间的同时提升药效。例如,种子类药材如决明子、桃仁通常需要捣碎,而矿物类药材如石膏则需打碎成小块。部分药材含挥发性成分,过度捣碎可能导致成分流失,需掌握合适力度。传统中医对捣碎有明确要求,现代研究也证实适当粉碎能显著提高溶出率。

捣碎时需注意药材特性,避免使用金属器具捣碎含鞣质或酸性成分的药材以防化学反应。坚硬药材可用铜冲钵,脆弱药材轻压即可。矿物类药材需专业工具粉碎,部分需先煎的药材捣碎后更易煎透。新鲜药材不宜过度捣烂以免氧化,含糖量高的药材捣碎后易粘附器具。操作时佩戴口罩防止粉尘吸入,捣碎后尽快煎煮避免成分挥发。不同药材配伍时,需按煎煮顺序决定捣碎时机,如后下药材临煎前捣碎。药房代煎服务通常已处理此类步骤,家庭自煎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