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小便有异味大便臭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小便有异味、大便臭可能是饮食因素、水分摄入不足、疾病因素、肠道菌群失调、药物因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因素:如果食用了大量气味浓烈的食物,如大蒜、洋葱、榴莲等,这些食物中的特殊成分会进入尿液和粪便,导致异味。大蒜和洋葱含有硫化物,榴莲含有挥发性硫化物等特殊气味物质。在消化过程中,这些物质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肾脏过滤进入尿液,或者直接通过肠道排出,使大小便产生异味。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大小便异味情况会逐渐改善。

2.水分摄入不足:水分摄入过少时,尿液会浓缩,尿液中的代谢废物浓度升高,从而产生异味。大便也会因为水分少而干结,肠道内的废物排出不畅,容易产生臭味。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摄入1500-2000mL左右的水分。增加水分摄入后,尿液得到稀释,大便也会更通畅,异味会减轻。

3.疾病因素: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在泌尿系统繁殖,分解尿液中的物质,可产生异味。例如膀胱炎,细菌会使尿液中的尿素分解产生氨味。对于肠道疾病,如肠炎,炎症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就被排出,产生臭味。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就医,根据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治疗;肠道疾病也需要就医,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感染性肠炎使用抗感染药物等。

4.肠道菌群失调:当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时,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有害菌在肠道内发酵食物,会产生过多的气体和异味物质,使大便变臭。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均衡等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大便的气味,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会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从而改变气味。例如,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尿液可能会有特殊的气味。一般在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后,随着药物在体内代谢完全,大小便的异味会逐渐消失。

如果大小便异味的情况持续存在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