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HIV感染如何确诊

2025.08.27 08:31

HIV感染的确诊需要通过血液检测HIV抗体或抗原、结合核酸检测确认病毒载量、观察窗口期后重复检测排除假阴性、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由专业医疗机构出具最终诊断报告。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测HIV抗体或抗原:通过抽取静脉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HIV抗体或p24抗原。抗体检测通常在感染后3-12周可检出,抗原检测可缩短至2-4周。若初筛阳性,需进一步做免疫印迹试验确认。

2.结合核酸检测确认病毒载量:对于窗口期或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者,可采用核酸检测直接检测病毒RNA。该方法灵敏度高,感染后1-2周即可检出,能定量分析病毒复制水平,为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3.观察窗口期后重复检测排除假阴性:窗口期内抗体未产生可能导致假阴性,需在高危行为后4周、8周、12周分别检测。若12周后仍为阴性且无新发暴露,可排除感染。

4.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急性期症状,或有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高危行为史,均需纳入诊断评估。但症状非特异性,不可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5.由专业医疗机构出具最终诊断报告:初筛阳性样本须送至具备资质的实验室复检,经两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一致阳性,并由临床医师结合检测结果和病史签发正式报告,避免误诊或漏诊。

确诊过程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检测前后应提供心理支持。任何检测结果均需保密处理,阳性者需及时转介至定点医院随访治疗。避免在非正规机构检测或自行购买试纸操作,以防结果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