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预防

2025.04.01 08:50

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在于避免吸烟、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加强呼吸道防护、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吸烟: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呼吸道和肺泡,长期吸烟会导致气道炎症和肺功能下降。戒烟是预防该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无论吸烟时间长短,戒烟都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也是保护呼吸道健康的重要环节。

2.减少空气污染暴露: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刺激呼吸道,长期暴露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风险。在雾霾天气或空气质量较差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佩戴口罩。室内保持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的燃料和材料。

3.加强呼吸道防护:从事粉尘、化学物质等职业暴露的人群,应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佩戴专业防护设备。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受凉,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口腔细菌对呼吸道的潜在危害。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可以早期发现肺功能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胸部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发现早期肺部病变。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肺部抵抗力。适度运动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但应避免在空气质量差时进行剧烈户外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

除了上述预防措施,还需要注意控制其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情绪中,也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对于已经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早期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通过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风险,维护呼吸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