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期检查在什么时候

2025.04.16 11:03

孕期检查的时间安排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通常,孕期检查从确认怀孕开始,持续到分娩前,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检查项目和目的。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期检查通常从怀孕6-8周开始,首次检查包括确认妊娠、评估孕妇健康状况以及制定后续检查计划。早期检查的重点是确认胎儿发育情况,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随后,在孕12周左右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型、传染病筛查等。还会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发育情况,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孕中期16-28周是胎儿快速发育的阶段,检查项目包括胎儿超声筛查、糖耐量试验、血常规等,重点关注胎儿发育和孕妇健康状况。孕晚期28周后的检查频率增加,通常每两周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重点监测胎儿位置、羊水量、胎盘功能以及孕妇的血压、血糖等指标,为分娩做好准备。

孕期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首先,孕妇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孕妇应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安排进行检查,避免遗漏重要项目。孕妇在检查前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检查过程中,孕妇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以及家族遗传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风险。孕妇在检查后应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饮食、作息和生活方式,确保孕期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孕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孕期风险,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