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炎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5.03.11 11:55

肺炎需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药、增强免疫力、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预防感染:肺炎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预防感染是首要措施。日常生活中应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对于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加强防护,必要时可接种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2.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炎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缓解不适。可通过多饮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对于痰液黏稠或排痰困难者,可遵医嘱使用祛痰药物或进行雾化治疗,避免痰液堵塞气道,加重病情。

3.合理用药:肺炎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细菌性肺炎以抗生素为主,病毒性肺炎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或擅自停药,以免导致耐药性或病情反复。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4.增强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是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5.及时就医:肺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若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脓毒症等,危及生命。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还需关注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例如,空气污染、吸烟等可损伤呼吸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改善生活环境、戒烟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对于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肺炎的发病机会。肺炎的防治需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