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18岁还是尿床是怎么回事

2024.12.19 08:44

18岁还尿床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生理发育问题、心理因素、疾病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遗尿症患者,遗传的可能性较大。某些基因可能影响了泌尿系统的正常发育或神经控制机制。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膀胱可能对尿液的容纳和感知能力存在先天性异常。在夜间睡眠时,大脑不能及时接收到膀胱已满的信号,从而导致尿床。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评估,可能需要通过一些药物来调节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控制,同时配合规律的作息和排尿训练,如白天适量饮水,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以增强膀胱的控制能力。

2.生理发育问题:部分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发育迟缓的情况。例如,膀胱容量较小,不能像正常成年人那样储存足够的尿液。或者是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无法有效控制尿液的排出。可能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来增强膀胱和括约肌的功能,如凯格尔运动,即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提高尿道括约肌的力量。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加重病情。

3.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尿床。例如,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或者处于工作压力下的年轻人,心理负担过重时,大脑对膀胱的控制可能会受到干扰。在睡眠中,这种干扰可能会使大脑忽略膀胱的充盈信号。对于这种情况,心理调节至关重要。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同时,家人和朋友给予理解和支持也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4.疾病影响:一些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尿崩症等都可能导致尿床。泌尿系统感染会刺激膀胱,引起膀胱功能紊乱。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肾脏过滤功能改变,尿液生成增多。尿崩症患者则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大量尿液产生。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多喝水以冲洗尿道。对于糖尿病或尿崩症患者,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尿崩症患者可能需要补充抗利尿激素等相应的治疗措施。

5.不良生活习惯:睡前大量饮水、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引起尿床。睡前大量饮水会增加夜间尿液的生成量,而咖啡因和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尿液排泄。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干扰身体的生物钟,影响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正常调节。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调整生活习惯。睡前减少饮水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8岁还尿床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尿床,都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改善。同时,家人和朋友也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这个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