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大疱是什么原因得来的

2025.01.02 14:38

肺大疱的形成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肺部炎症、吸烟、肺气肿、α₁-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肺部的结构形成出现问题,导致肺泡壁薄弱。这种薄弱的肺泡壁在肺部压力变化时容易扩张形成肺大疱。一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影响肺部的正常发育,比如某些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疾病可能与肺大疱的形成有关。对于这种病因,通常难以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干预,主要是在发现肺大疱后,根据其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症状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定期观察或在出现严重症状时进行手术治疗。

2.肺部炎症:肺炎等肺部炎症疾病会使肺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细胞的浸润、炎症介质的释放会破坏肺泡壁的结构,导致肺泡壁弹性降低。当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使肺部压力增加时,受损的肺泡就容易扩张形成肺大疱。对于因肺部炎症导致的肺大疱,积极治疗肺部炎症是关键。根据炎症的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如细菌性肺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等或者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使用奥司他韦等,减轻炎症对肺部组织的进一步破坏。

3.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众多,如尼古丁、焦油等。长期吸烟会使气道黏膜受损,气道的纤毛功能下降,导致肺部的清洁能力降低,容易引发肺部炎症。同时,这些有害物质还会影响肺泡壁细胞的代谢,使肺泡壁弹性纤维破坏,肺泡壁逐渐变薄。在肺部呼吸运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就容易形成肺大疱。戒烟是改善这种情况的首要措施,戒烟后肺部的微环境会逐渐改善,减少对肺泡壁的进一步损害。

4.肺气肿:肺气肿患者的肺泡结构遭到破坏,肺泡间隔断裂,多个肺泡融合形成较大的含气腔隙,也就是肺大疱。肺气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吸入等。这些因素导致肺部的弹性回缩力下降,肺泡过度膨胀。对于肺气肿合并肺大疱的患者,治疗肺气肿是基础,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改善通气功能,氧疗提高血氧饱和度等,同时根据肺大疱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5.α₁-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₁-抗胰蛋白酶是一种保护肺部组织免受蛋白酶破坏的物质。当缺乏这种酶时,肺部的弹性纤维容易被蛋白酶分解,肺泡壁结构受损,从而形成肺大疱。这种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对于这种病因导致的肺大疱,目前主要是补充α₁-抗胰蛋白酶进行替代治疗,同时根据肺大疱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肺部受到损伤的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均衡饮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等。如果有慢性肺部疾病,要积极治疗,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大疱等肺部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