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为什么一变天痛风就发作

2024.11.25 13:09

一变天痛风就发作可能与温度因素、气压因素、湿度因素、关节血液循环、尿酸盐结晶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温度因素:变天往往伴随着温度的改变,低温环境会使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尿酸盐结晶更容易形成并沉积在关节周围,从而诱发痛风发作。正常情况下尿酸盐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溶解状态,但温度降低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尿酸盐结晶析出,刺激关节滑膜等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时关节的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

2.气压因素:气压变化对人体有一定影响。气压降低时,关节腔及其周围组织的压力也会发生改变。这种压力变化可能促使原本沉积在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发生移动或者进一步刺激关节周围的神经末梢。尿酸盐结晶的微动或者对神经的刺激会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使得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到关节部位,释放炎症因子,进而导致痛风发作。

3.湿度因素:湿度增加时,空气湿度大,人体的散热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尿酸的排泄也会受到阻碍。尿酸在体内蓄积,浓度升高,尿酸盐结晶形成的风险增大。同时,湿度大的环境可能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处于一种相对水肿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关节内的压力也会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和痛风的发作。

4.关节血液循环:变天的时候,尤其是天气变冷,人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使外周血管收缩。关节部位处于肢体末端,血管收缩更为明显。这会导致关节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供应不足。尿酸盐结晶更容易在血液循环差的关节部位沉积,而且局部的代谢废物也难以被及时带走。关节组织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对尿酸盐结晶等刺激更为敏感,容易引发痛风发作时的炎症反应。

5.尿酸盐结晶:变天可能会影响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体内已经存在尿酸盐结晶。在天气变化时,身体的生理机能调整,可能会影响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的分布或者稳定性。例如,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在天气变化时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收缩或舒张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挤压尿酸盐结晶,使其周围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天气寒冷时注意关节保暖,可适当增加衣物或使用保暖设备。饮食上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适度运动,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