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晚期常见的病理改变有哪些

2025.03.07 20:05

原发性高血压晚期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心脏肥大与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与脑出血、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与视力下降、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肥大与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心室壁增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脏肥大初期可维持正常功能,但随着病情进展,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心力衰竭是高血压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脑动脉硬化与脑出血:高血压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破裂出血。脑出血是高血压晚期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长期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玻璃样变,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3.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内高压,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肾功能逐渐减退。早期表现为蛋白尿,后期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高血压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4.视网膜病变与视力下降:高血压引起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导致视网膜缺血、出血、渗出,严重时发生视乳头水肿。视网膜病变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甚至失明。定期眼底检查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可早期发现并干预视网膜病变。

5.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形成:长期高血压使主动脉壁承受过大压力,内膜撕裂形成夹层,或局部扩张形成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是高血压急症,表现为剧烈胸痛,可迅速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动脉瘤破裂同样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高血压晚期病理改变涉及多个重要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对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控制血压、靶器官保护是高血压管理的核心策略。多学科协作、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