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功能如何分级

2025.03.24 17:51

心脏功能分级是根据心脏泵血能力和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的分类系统,主要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常用的分级方法包括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分期。NYHA分级主要依据患者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和症状表现,分为I至IV级。ACC/AHA分期则更侧重于心脏病的进展过程,分为A至D期。这些分级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NYHA分级中,I级患者心脏功能正常,日常活动不受限,无任何症状。II级患者轻度活动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或快步行走时可能出现气短或疲劳。III级患者活动明显受限,轻微活动即可引发症状,休息时症状缓解。IV级患者休息时也有明显症状,任何活动都会加重不适,生活质量严重下降。ACC/AHA分期中,A期患者有心脏病风险因素但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B期患者有心脏结构异常但无症状;C期患者有心脏结构异常并伴有心力衰竭症状;D期患者为终末期心力衰竭,需要特殊治疗如机械支持或心脏移植。

在进行心脏功能分级时,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分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病情变化或治疗效果的改善,分级可能发生动态调整。分级仅为临床评估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分级结果,制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随访,及时反馈症状变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