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基孔肯雅热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2025.08.01 20:56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输血传播、器官移植传播、实验室意外暴露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蚊虫叮咬传播: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媒介是伊蚊和白纹伊蚊。这类蚊子在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病毒注入血液。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引发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蚊虫活跃的季节和地区传播风险显著升高,防蚊措施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2.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接触传播,导致新生儿出现发热、皮疹甚至神经系统并发症。妊娠期感染需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必要时采取医学干预降低传播风险。

3.输血传播:感染者献血时,病毒可能通过血液制品传播给受血者。病毒在血液中存活时间较长,筛查献血者或采用灭活技术可减少风险。输血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需考虑基孔肯雅热可能性。

4.器官移植传播:移植感染者的器官或组织可能导致受体感染。病毒潜伏在器官细胞内,移植后激活并引发疾病。术前严格筛查供体健康状况是预防此类传播的必要措施。

5.实验室意外暴露传播:处理含病毒样本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实验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规范操作流程,避免直接接触污染材料。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关节症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格外警惕并发症。防蚊措施包括清除积水、使用蚊帐及驱蚊剂,流行地区尽量避免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