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神经性疼痛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2025.09.30 16:08

神经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疼痛症状。这类疼痛通常表现为灼烧感、刺痛、麻木或电击样感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外伤、感染、代谢性疾病或神经退行性变等。神经性疼痛的机制涉及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信号传递,导致疼痛感知的持续或放大。

神经性疼痛的发生与神经纤维的损伤或病变密切相关。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因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纤维,引发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是病毒损伤神经节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或中风,也可能因神经通路异常导致疼痛。化学治疗或慢性压迫性损伤如椎间盘突出可直接影响神经功能,引发异常放电。神经性疼痛的特点是疼痛与实际组织损伤程度不符,常伴随感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如轻触引发剧痛。

诊断神经性疼痛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或神经电生理检测。治疗需个体化,常用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局部麻醉剂。非药物疗法如物理治疗、心理干预也可能有效。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就医,以免加重病情。日常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避免过度劳累或不良姿势对神经的进一步损伤。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