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帕哲病与乳房外帕哲病有什么联系

2025.03.05 16:30

帕哲病与乳房外帕哲病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疾病,均属于帕哲病的范畴,但发病部位不同。帕哲病主要发生在乳头及乳晕区域,而乳房外帕哲病则发生在乳房以外的皮肤区域,如外阴、肛周、腋窝等部位。两者在病理表现和发病机制上具有相似性,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存在一定差异。

帕哲病和乳房外帕哲病的共同点在于,两者均表现为皮肤或黏膜的慢性湿疹样病变,病理学上可见特征性的帕哲细胞。这些细胞通常较大,胞质丰富,核大且染色深,具有侵袭性。两者的发病机制均与表皮内腺癌或腺样结构的异常增生有关,可能由乳腺导管或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转化引起。乳房外帕哲病的发病部位更为广泛,且与乳腺组织无直接关联,因此其病因可能更为复杂,涉及皮肤附属器或其他腺体结构的异常。在诊断上,两者均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但乳房外帕哲病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容易被误诊为湿疹、真菌感染或其他皮肤病,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鉴别诊断。

在治疗方面,帕哲病和乳房外帕哲病的处理原则相似,均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乳房外帕哲病的治疗难度可能更大,因其发病部位常涉及隐私区域,手术切除范围可能受限,且复发率较高。乳房外帕哲病的预后与发病部位、病变范围及是否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帕哲病和乳房外帕哲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尤其是乳房外帕哲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对于长期不愈的皮肤湿疹样病变,尤其是发生在非典型部位时,应高度警惕帕哲病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病理检查。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