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叫脊髓半切综合征

2025.08.18 14:54

脊髓半切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脊髓半侧损伤而导致的临床症状群,主要表现为同侧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对侧的感觉丧失。这种综合征通常是由于外伤、肿瘤、感染或血管问题引起的,损伤发生在脊髓的某一侧,导致神经传导的异常。

在脊髓半切综合征中,损伤的特点是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的不同受累。由于脊髓的解剖结构,运动神经纤维在损伤侧受到影响,导致同侧肌肉无力或瘫痪;而感觉神经纤维则在对侧受到影响,导致对侧的痛觉和温度觉丧失,但触觉和震动觉通常保持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叉性神经损伤,是脊髓半切综合征的典型特征。患者可能会出现步态不稳、肌肉萎缩、反射亢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MRI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在治疗方面,脊髓半切综合征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损伤的原因、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早期的干预和康复训练对于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支持同样重要,以应对因疾病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压力。定期的随访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对于某些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以减轻脊髓压迫或修复损伤。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结合多学科团队的力量,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