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电击除颤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2025.03.07 20:05

房颤电击除颤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确保患者处于镇静或麻醉状态、正确放置电极板、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是否适合电击除颤。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电击除颤的能量选择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能量过低可能导致除颤失败,能量过高则可能对心肌造成损伤。通常首次电击选择中等能量,若无效可逐步增加。能量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体重、房颤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既能有效除颤又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2.确保患者处于镇静或麻醉状态:电击除颤过程中患者可能因疼痛或恐惧而产生强烈反应,影响操作效果。镇静或麻醉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操作的顺利进行。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敏感性,确保安全有效,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态,防止不良反应。

3.正确放置电极板:电极板的放置位置直接影响电击效果。通常采用前-侧位或前-后位放置,确保电流能有效通过心脏。电极板需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空气间隙影响电流传导。放置前需清洁皮肤,涂抹导电膏,确保电极板与皮肤的良好接触,提高电击效果。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电击除颤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监测有助于评估电击效果,判断是否需要再次电击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监测设备需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治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评估患者是否适合电击除颤:并非所有房颤患者都适合电击除颤,需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房颤的持续时间。急性房颤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适合电击除颤,而慢性房颤或存在其他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评估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和辅助检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电击除颤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除颤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