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咬肌肥大如何治疗

2024.11.27 15:50

咬肌肥大可通过肉毒素注射、手术切除部分咬肌、按摩、改变饮食习惯、正畸治疗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肉毒素注射:肉毒素可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使咬肌松弛、萎缩,从而达到瘦脸效果。注射后一般1-2周开始起效,效果可持续3-6个月。不过,肉毒素注射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剂量把控不当可能会导致面部表情僵硬等不良反应。

2.手术切除部分咬肌:这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法。通过切除部分咬肌来减小咬肌体积。手术效果相对持久,但手术风险较大,如出血、感染、面神经损伤等。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

3.按摩:适当按摩咬肌部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缓解咬肌紧张,使咬肌逐渐变小。但按摩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长期坚持,并且按摩力度要适中,过度用力可能会损伤肌肉。

4.改变饮食习惯:避免经常咀嚼硬物,如槟榔、口香糖等。减少咬肌的过度使用,可防止咬肌进一步肥大。这是一种较为健康、自然的改善方式,但效果显现较慢,需要有耐心。

5.正畸治疗:对于因牙齿咬合不正导致咬肌肥大的情况,正畸治疗可调整牙齿排列,改善咬合关系,从而减轻咬肌的负担,使咬肌逐渐恢复正常大小。不过,正畸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1-2年甚至更久。

咬肌肥大治疗时,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或指导。同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