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闭合性颅脑损伤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闭合性颅脑损伤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损伤、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若出现嗜睡、烦躁或昏迷等表现,可能提示病情恶化。需定期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记录清醒程度、语言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损伤后24至72小时内是病情变化的高风险期,需加强监护。意识障碍加重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可能。

2.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可反映颅内情况。血压升高伴脉搏减慢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呼吸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需警惕脑干受压。体温持续升高可能由中枢性高热或感染引起。需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损伤:早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突然起身或用力排便可能引起颅内压波动。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轻按头部减轻震动。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奔跑、跳跃等高风险行为。3个月内禁止参与对抗性运动,防止二次损伤。

4.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加剧、喷射性呕吐或视物模糊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需抬高床头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脑水肿。必要时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出现瞳孔不等大或肢体瘫痪时需紧急手术干预。

5.预防并发症发生:长期卧床需定时翻身防止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营养支持需均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康复进程。

颅脑损伤恢复期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损伤恢复情况。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异常症状如抽搐或言语障碍需立即就医。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