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免疫抑制剂是治什么的

2024.11.25 13:09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炎症性疾病、过敏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的疾病。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对身体的损害。例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免疫抑制剂能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2.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后,受者的免疫系统会将移植器官识别为外来物而发起攻击。免疫抑制剂可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使机体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耐受,从而避免或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提高移植成功率。

3.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破坏,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

4.炎症性疾病:对于某些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肠道的过度炎症反应,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5.过敏反应: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过敏反应中的免疫应答过程,减轻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由于其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所以要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部分免疫抑制剂可能有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