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女性打促排针有什么危害

2025.04.28 17:44

女性打促排针的危害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风险增加、内分泌紊乱、盆腔感染、情绪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促排针可能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卵巢肿大、腹水、胸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肾功能衰竭。促排药物刺激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导致卵巢体积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渗出至腹腔或胸腔。轻度症状可自行缓解,重度需住院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2.多胎妊娠风险增加:促排针促使多个卵泡成熟并排卵,显著提高多胎妊娠概率。多胎妊娠易引发早产、低体重儿、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增加母婴健康风险。多胎妊娠对孕妇身体负担较重,分娩难度及产后恢复问题也更为突出。

3.内分泌紊乱:促排药物干扰正常激素分泌,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或闭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造成激素水平失衡,甚至诱发卵巢早衰。内分泌紊乱还可能引发痤疮、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4.盆腔感染:促排过程中需多次阴道超声监测及取卵操作,可能引入病原体导致盆腔感染。感染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分泌物异常,严重时引发输卵管粘连或不孕。操作不规范或术后护理不当会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5.情绪波动:激素水平剧烈变化易引发焦虑、抑郁或情绪不稳定。部分人群对药物反应敏感,可能出现失眠、易怒或情绪低落,影响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心理压力与生理变化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促排针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充分评估个体适应症及风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方案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合理用药与规范操作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同时需重视心理疏导与长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