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治脑供血不足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2025.08.11 14:17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服用益气活血类中药调理体质、推拿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练习太极拳等导引术增强气血运行、采用艾灸温通经络。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流通:针灸通过刺激百会、风池、足三里等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脑部供血。针刺可激发经气运行,解除局部淤滞,尤其对气血不畅引起的头晕、头痛有明显缓解作用。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根据体质差异选择补泻手法。

2.服用益气活血类中药调理体质: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以黄芪、当归、川芎为主药,兼具补气与活血功效。中药通过整体调理改善微循环障碍,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长期气血两虚者可配伍熟地黄、白芍等滋阴养血药物。

3.推拿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针对颈部、肩背部肌肉僵硬采用揉捏、点按等手法,松解痉挛组织,减轻椎动脉压迫。重点按摩风府、肩井等穴位,促进血液上行至脑部。每日坚持可缓解因劳损导致的供血不足症状。

4.练习太极拳等导引术增强气血运行:太极拳通过缓慢连贯的动作配合呼吸,调动全身气机,改善心肺功能。长期练习能调节自主神经,稳定血压,增加脑部血氧供应。建议每日晨起练习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度。

5.采用艾灸温通经络: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可温补阳气,驱散寒湿瘀阻。艾热渗透至深层组织,扩张血管,尤其适合畏寒肢冷的患者。需注意避免烫伤,阴虚火旺者慎用。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厚味,戒烟限酒。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肢体麻木,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