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痉挛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其病因主要有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硬化、脑部手术刺激等。具体分析如下:

1.精神紧张: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失调,引发脑血管痉挛。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调整生活节奏,学会放松,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血管状态。

2.过度劳累:长时间过度劳累会使身体疲劳,身体机能下降,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脑血管痉挛。患者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从事高强度劳动,适当休息,给身体恢复的时间。

3.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后,会释放出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氧合血红蛋白等,这些物质会刺激脑血管,引起痉挛。对于这种病因,需要及时就医,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治疗,如止血、降低颅内压等措施,以减少对脑血管的刺激。

4.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血管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容易导致血流不畅,进而引发脑血管痉挛。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同时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改善动脉硬化情况。

5.脑部手术刺激:脑部手术过程中,器械的操作、局部组织的损伤等都可能刺激脑血管,引起痉挛。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等,以缓解脑血管痉挛。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如果出现头痛、头晕等疑似脑血管痉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