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跟痛症

2025.07.29 15:21

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跟部疼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静止后首次行走时,疼痛感尤为明显。此症状通常与跟腱、足底筋膜或跟骨的炎症有关,常见于运动员、肥胖人士以及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工作者。

跟痛症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过度使用、足部结构异常、鞋子不合适以及体重过重等。足底筋膜是连接跟骨与脚趾的韧带,长期的拉扯和压力会导致其发炎,从而引发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可能会加剧,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对于运动员而言,跟痛症可能导致训练中断,影响竞技状态。而在日常生活中,跟痛症可能使得走路、爬楼梯等基本活动变得困难,甚至引发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休息、物理治疗、使用矫正鞋垫、冰敷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在应对跟痛症时,注意事项不可忽视。首先,选择合适的鞋子至关重要,鞋子应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和缓冲性,避免穿着高跟鞋或平底鞋。其次,适度的锻炼和拉伸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尤其是针对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的拉伸。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有助于减轻跟部的压力,降低跟痛症的发生率。在疼痛加剧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跟痛症患者,定期复查和评估病情变化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时休息,有助于加速恢复。通过综合的管理和适当的治疗,跟痛症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恢复正常的生活和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