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何造成的

2025.03.07 20:04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由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心肌缺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以及年龄相关退行性变等因素造成。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心脏传导系统负责将电信号从心房传递到心室,若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异常,电信号传导速度减慢,导致心率下降。常见病因包括窦房结病变、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引发晕厥或心脏骤停。

2.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电活动的正常传导。缺血区域心肌细胞功能受损,电信号传导受阻,心率减慢。长期心肌缺血还可能引发心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传导障碍。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通过抑制心脏电活动或减慢传导速度,导致心率下降。过量使用或个体对药物敏感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显著增加。

4.电解质紊乱:血液中钾、钙、镁等电解质浓度异常,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引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或药物使用不当。

5.年龄相关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传导系统逐渐发生退行性变,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减退,电信号传导速度减慢。老年人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需植入起搏器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多样,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善心肌供血、调整药物剂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必要时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