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炎患者的尿液变化情况是什么

2025.06.18 09:39

肾炎患者的尿液通常会出现异常变化,包括颜色、性状及成分的改变。这些变化主要由肾脏炎症导致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肾炎患者的尿液常见变化包括血尿、蛋白尿和尿量异常。血尿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色或酱油色,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蛋白尿则因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导致尿液泡沫增多,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急性肾炎可能出现少尿,尿量低于400mL/日;慢性肾炎后期可能发展为多尿或夜尿增多,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尿液中还可检出管型或白细胞,提示肾小管或间质受累。尿液比重和渗透压也可能异常,与肾脏调节水电解质的能力受损有关。

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指标,避免剧烈运动或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尿液变化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出现典型表现,需结合血液检查及影像学综合评估。注意区分生理性蛋白尿如发热、运动后与病理性变化。若发现尿液颜色深、泡沫持久不散或尿量骤减,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盐分摄入,以减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