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唐筛综合征是什么

2025.04.07 08:43

唐筛综合征是指通过唐氏筛查检测出胎儿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以及多种先天性畸形。唐筛综合征并非确诊,而是通过孕妇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和超声检查结果,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确诊检查。

唐筛综合征的筛查通常在孕中期进行,具体时间在怀孕15至20周之间。筛查方法包括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等指标,结合超声检查中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的测量结果,综合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筛查结果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低风险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而高风险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唐筛综合征的筛查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是孕期常规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筛综合征的筛查结果仅为概率评估,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孕妇应保持冷静,及时与医生沟通,选择进一步的诊断方法。无创DNA检测通过分析孕妇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费用较高。羊水穿刺是确诊唐氏综合征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流产风险。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唐筛综合征的筛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此筛查前应确保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