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呼吸气促怎么抢救

2025.03.11 11:55

呼吸气促的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支持、监测生命体征、寻找并处理病因、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气促时,首先要确保呼吸道畅通。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头部稍后仰,以利于呼吸。如有呕吐物或分泌物阻塞,需及时清理。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气道通畅。

2.给予氧气支持:呼吸气促患者常伴有缺氧,需立即给予氧气支持。可通过鼻导管、面罩或高流量氧疗等方式供氧,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以改善氧合。

3.监测生命体征:抢救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危重患者,还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合和酸碱平衡状态。

4.寻找并处理病因:呼吸气促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肺部感染、气胸、心力衰竭、哮喘等。抢救过程中需迅速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肺部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气胸需进行胸腔引流,心力衰竭需使用利尿剂和强心药物,哮喘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

5.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常规氧疗和无创通气可能无法满足需求,需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可通过正压通气改善肺泡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呼吸机参数和患者反应,及时调整通气模式和支持力度。

呼吸气促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治疗反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