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源性眩晕做什么检查

2025.10.20 17:59

耳源性眩晕需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平衡功能评估、眼震电图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前庭功能检查:通过冷热试验或旋转试验评估半规管功能,观察眼球运动反应,判断前庭系统是否受损。冷热试验将温水或冷水注入外耳道,刺激半规管诱发眼震,记录反应强度和时间差。旋转试验利用转椅模拟头部运动,分析前庭眼反射的对称性。结果异常提示前庭神经或中枢传导通路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范围。

2.听力测试: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测可鉴别耳蜗或听神经病变。纯音测听测定各频率最小听阈,耳源性眩晕常伴高频听力下降。声导抗通过鼓室图分析中耳压力,排除积液或咽鼓管功能障碍。若听力损失与眩晕同步出现,可能为梅尼埃病或突发性聋,需进一步排查。

3.影像学检查:颞骨高分辨率CT显示内耳骨性结构,如半规管瘘或骨折。头颅MRI观察脑干、小脑及听神经,排除听神经瘤或梗死。内耳水成像技术可显示膜迷路积水,辅助诊断梅尼埃病。影像学阴性时需结合临床,避免漏诊微小病变。

4.平衡功能评估:静态姿势描记或动态步态分析量化平衡障碍。患者站立于压力平台,记录重心摆动轨迹,前庭损伤者闭眼时晃动加剧。步态测试观察行走稳定性,单侧前庭病变易偏向患侧。结果有助于制定康复方案,判断代偿期进展。

5.眼震电图检查:记录自发或诱发眼震的方向、频率和幅度。凝视试验观察固视抑制能力,位置试验诱发良性阵发性眩晕的典型眼震。视动性眼震异常提示中枢病变,需与周围性眼震鉴别。动态视敏度测试可评估前庭功能对视觉的影响。

眩晕发作时应避免突然起身或驾驶,防止跌倒。检查前48小时停用前庭抑制剂,确保结果准确。长期眩晕需监测听力变化,及时干预以防功能恶化。饮食需低盐,减少内淋巴积水风险。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强化平衡代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