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了为什么不能同床

2024.12.05 17:58

骨折后不能同床主要是避免骨折移位、影响愈合、造成疼痛加剧、引发二次损伤、增加感染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骨折移位:

骨折后断端需要稳定的环境来愈合。同床过程中可能会不经意间触碰受伤部位,尤其是在睡眠中难以控制身体动作,即使是轻微的外力也可能导致骨折断端发生移位,这会使原本正在愈合的骨折情况恶化,延长愈合时间,严重时可能需要重新进行复位固定等操作。

2.影响愈合:

同床时身体的活动、姿势的改变等可能会干扰骨折部位的正常愈合进程。例如,不当的姿势可能会对骨折处产生异常的应力,不利于新生骨痂的形成和生长,从而延缓骨折的愈合速度,增加恢复的难度。

3.造成疼痛加剧:

骨折本身就伴随着疼痛,同床时的活动容易刺激到骨折部位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引起疼痛加剧。而且疼痛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4.引发二次损伤:

同床时如果动作较大或者不小心碰撞到骨折处,除了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外,还可能造成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等二次损伤,加重局部的肿胀、出血等情况,使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

5.增加感染风险:

如果骨折处有开放性伤口或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同床时不注意卫生或者伤口受到挤压等情况,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感染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可能引发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在骨折恢复期间,患者应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同时,家属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避免因疏忽而影响患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