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肌肉痛该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7

肌肉痛可通过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热敷或冷敷缓解不适、适度拉伸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放松紧绷肌肉、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减轻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肌肉痛时需暂停剧烈运动或重复性动作,减少对受损肌纤维的刺激。休息能帮助肌肉自然修复,避免炎症加重。建议保持轻度活动如散步,但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眠充足有助于加速恢复,因深度睡眠阶段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组织修复至关重要。

2.热敷或冷敷缓解不适:急性肌肉损伤初期48小时内适用冷敷,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肿胀和淤血。慢性疼痛或僵硬推荐热敷,热量促进局部血流,缓解痉挛并松弛筋膜。注意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每次敷15-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或烫伤。

3.适度拉伸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拉伸可改善肌肉紧张状态,增加关节活动度。动作需缓慢进行,以轻微牵拉感为宜,避免弹震式拉伸导致二次损伤。例如,大腿后侧疼痛时可坐姿前屈,保持背部挺直,维持15-30秒。拉伸前后配合深呼吸能增强效果。

4.按摩放松紧绷肌肉:通过手法按压或工具滚动,缓解肌筋膜粘连和结节。重点针对痛点和周围区域,力度由轻至重,以耐受为度。按摩可刺激内啡肽分泌,减轻痛感,同时加速代谢废物清除。避免在红肿或开放性伤口处操作。

5.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减轻疼痛: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和疼痛。需按说明书剂量使用,不可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胃肠或肝脏。合并慢性疾病者应咨询医师。

出现持续剧烈疼痛、伴随发热或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严重损伤,如肌肉撕裂或神经压迫。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肌肉修复,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