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肾阴虚指的是什么

2025.07.09 08:32

肾阴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证候类型,指肾脏阴液不足,导致体内虚热内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肾阴作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具有滋养、濡润脏腑组织的作用。当肾阴亏虚时,机体失去濡养,虚火扰动,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肾阴虚的形成常与先天不足、久病耗伤、房劳过度或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包括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等。男性可能出现遗精早泄,女性常见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象多呈现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中医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通过填补肾阴、清退虚火来恢复阴阳平衡。日常调理可适当食用银耳、黑芝麻、山药等滋补肾阴的食物,避免辛辣燥热之品。

肾阴虚需与肾阳虚、肾气虚等证候鉴别,避免误治。长期肾阴虚未及时调养可能累及其他脏腑,如心阴虚、肝阴虚等,加重病情。治疗期间需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阴血,同时节制房事,减少精血损耗。情绪波动易化火伤阴,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恢复。若症状复杂或持续不缓解,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补药,以免加重阴阳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