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引起的心悸怎么缓解

2024.10.12 11:00

房颤引起的心悸可通过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抗凝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来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是缓解房颤心悸的重要措施。通过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等,减慢心跳速度,减轻心悸症状。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心脏的兴奋性,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缓解心悸。

2.转复窦性心律:尝试将房颤心律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可采用药物转复如胺碘酮、电转复或导管消融等方法。恢复窦性心律有助于消除心悸,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药物转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电转复通常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导管消融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根治方法,但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

3.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栓塞的风险。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虽然抗凝治疗本身不能直接缓解心悸,但对于减少房颤的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缓解房颤心悸也非常重要。包括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体重、减少咖啡因摄入等。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也有助于减轻心悸症状。

5.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来缓解心悸症状,如镇静安神类药物如地西泮。同时,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也有助于控制房颤,减轻心悸。

对于房颤引起的心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症状、合并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