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肠道有寄生虫怎么治疗

2025.10.09 17:11

肠道寄生虫感染需要根据具体寄生虫类型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治疗,同时结合卫生管理和饮食调整。常见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绦虫等,不同寄生虫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确诊后针对性用药是关键。例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广谱驱虫药对多数线虫有效,而吡喹酮常用于绦虫感染。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或疗效不佳。

确诊肠道寄生虫感染通常需通过粪便检查或血液检测。轻度感染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严重时会出现腹痛、腹泻、营养不良或贫血。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头晕、胃肠不适等,必要时可配合护胃或补铁治疗。饮食上建议避免生食,尤其是未煮熟的肉类、蔬菜或生水,防止重复感染。家庭或集体生活环境中,感染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并加强衣物和床品的高温消毒。

治疗期间需关注症状变化,若服药后持续腹痛、呕吐或便血,需及时复诊。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用药需谨慎,部分驱虫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加重肝肾负担。完成疗程后应复查粪便,确保寄生虫彻底清除。预防重于治疗,日常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赤脚行走等习惯。疫区居民或宠物饲养者可考虑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