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出血热是什么疾病

2024.11.12 10:44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出血热的病毒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一方面,接触传播较为常见,例如接触携带病毒的鼠类的排泄物如尿液、粪便等、分泌物后,病毒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另一方面,呼吸道传播也是可能的途径,在鼠类密度高的环境中,含病毒的气溶胶可能被吸入而使人感染。在临床上,出血热患者会有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等表现。发热期时,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同时可能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等三痛症状,以及颜面、颈部、胸部皮肤潮红等三红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等不同阶段的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出血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分布,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预防出血热非常关键,这包括防鼠灭鼠,减少与鼠类及其排泄物的接触机会,做好食品卫生管理,避免鼠类污染食物等。在一些出血热高发地区,也有相应的疫苗可供接种,这是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手段。对于疑似出血热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在发热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在低血压休克期进行抗休克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