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结石吃药能否排出

2025.07.24 17:15

尿结石能否通过药物排出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成分。多数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通过药物辅助排出,但超过6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其他治疗方式。药物主要起到缓解症状、促进排石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药物排石的原理是通过放松输尿管平滑肌、增加尿量或调节尿液成分来帮助结石移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扩张输尿管,减少痉挛,使结石更易通过。利尿剂和大量饮水可增加尿流速度,推动结石下行。对于尿酸结石,碱化尿液的药物如枸橼酸钾能溶解结石。但药物对钙酸盐或胱氨酸结石效果有限,这类结石通常需体外冲击波或手术干预。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结石位置变化。若出现持续剧痛、发热或肾功能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梗阻或感染,需立即就医。

药物排石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3升,但心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饮食上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如草酸钙结石患者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剧烈运动可能加速排石,但过度活动可能诱发肾绞痛。孕妇、儿童及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个体化治疗方案。若4-6周后结石未排出或症状加重,应考虑外科干预。长期服药者还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防止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复发需结合药物与生活方式管理,降低结石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