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出血时应该怎么办

2025.02.10 13:57

大便出血时应保持冷静、判断出血量、观察血液颜色、注意伴随症状、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冷静:大便出血可能会让人惊慌,但过度紧张不利于应对。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采取后续措施。如果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情况。保持冷静有助于清晰思考,回忆近期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可能与出血相关的因素。

2.判断出血量:少量出血可能只是手纸上带血或者粪便表面有少量血迹,这种情况相对较轻。如果出血量较多,如呈喷射状出血或者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能是较为严重的疾病导致,如动脉破裂等,需要紧急处理。

3.观察血液颜色:如果血液颜色鲜红,可能是直肠或肛门附近的病变,如痔疮、肛裂等。而暗红色或黑色的血液,往往提示出血部位可能在肠道较深的地方,如结肠、小肠等,可能是肠道炎症、息肉或者肿瘤等疾病引起。

4.注意伴随症状:如果伴有疼痛,可能是肛裂或者外痔发炎等情况。若伴有腹泻、腹痛、便秘等肠道症状,肠道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若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要警惕肠道肿瘤等严重疾病。

5.及时就医:无论出血量多少、血液颜色如何以及是否有伴随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等,准确判断出血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大便出血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或肛门的不适。避免久坐、久站,减少对肛门的压迫。同时,要注意肛门周围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