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炎是怎么感染的

2025.03.11 11:55

肺炎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误吸传播以及免疫力低下易感,具体分析如下:

1.空气传播:肺炎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原体会随飞沫进入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后,病原体进入呼吸道并引发感染。空气传播是肺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尤其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风险更高。

2.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物而感染肺炎。例如,接触感染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物品,或与感染者握手后未及时洗手,病原体可能通过手部接触口鼻而进入呼吸道。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3.血液传播:某些肺炎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传播,尤其是在医疗操作中。例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或输血时,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引发肺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也可能导致病原体通过血液扩散至肺部,引发继发性肺炎。

4.误吸传播:误吸传播是指将含有病原体的物质误吸入呼吸道而引发肺炎。例如,在进食或饮水时,食物或液体可能误入气管,将口腔或咽喉部的病原体带入肺部。昏迷或麻醉状态下的患者,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更容易发生误吸,增加肺炎的风险。

5.免疫力低下易感: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肺炎。例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导致肺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长期疲劳、营养不良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也会增加肺炎的易感性。

肺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环境通风、医疗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免疫力的维护。通过加强防护措施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肺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