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新生儿手足抽搐症表现是怎样的

2025.09.28 17:07

新生儿手足抽搐症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肉强直性收缩,伴有面部肌肉痉挛,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抽搐。该症状多由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维生素D缺乏引起,常见于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或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

典型表现包括手腕屈曲、手指强直呈助产士手姿势,足部踝关节伸直、脚趾向下弯曲呈芭蕾舞足样。发作时婴儿可能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表现为眼睑、口角不自主抽动,部分病例伴随呼吸暂停或发绀。抽搐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反复发作,但意识一般保持清醒。低钙性抽搐多在喂养后或换尿布时诱发,与血钙水平骤降有关;低镁血症引起的抽搐则可能更频繁且难以缓解。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重点监测血钙、血镁及维生素D水平。发作期需立即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或硫酸镁,同时纠正潜在病因。喂养方面应优先选择母乳或低磷配方奶,避免高磷饮食加重钙流失。日常护理需注意观察婴儿有无细微抽搐先兆,如烦躁不安或肌张力增高。若反复发作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喉痉挛或脑损伤,需严格随访神经发育情况。母亲妊娠期需保证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产后新生儿可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制剂。紧急处理时避免强行按压肢体,防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